树威信、配班子、抓整风,李隆基'三板斧’下来,朝廷呈现一派新气象。但光这些还不够,古人'家天下’,在皇上和帝国之间,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'家’,家事处理不好,照样出乱子。
尤其唐朝,这个家的问题十分突出,从高祖李渊开始,几乎每一代都有太子造反,兄弟之间也是频频动刀动箭,英明神武如太宗,也曾感叹:'我三子一弟,所为如是,我心诚无聊赖。’竟然伤心到引刀自刺。家事的问题不解决,长治久安也是空谈。
这方面处理比较厉害的,还算李隆基。
他打了一套组合拳:一方面关心爱护,一方面严格约束,另外,在制度上搞了些创新。
李隆基即位之初,儿子还小,主要是和兄弟的关系:
'上素友爱,近世帝王莫能及;初即位,为长枕大被,与兄弟同寝。诸王每旦朝于侧门,退则相从宴饮、斗鸡、击球,或猎于近郊,游赏别墅,中使存问相望于道。上听朝罢,多从诸王游,在禁中,拜跪如家人礼,饮食起居,相与同之。于殿中设五幄,与诸王更处其中,谓之五王帐。或讲论赋诗,间以饮酒、博弈、游猎,或自执丝竹。诸王或有疾,上为之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。’
可以看出,李隆基在兄弟感情上下了很大功夫,这说明两点:第一精力旺盛,第二勤政。别说他那么大领导,我们一般人,有几个能把兄弟关系做到这种程度?司马光还举个例子:薛王李业生病,李隆基亲自熬药,风吹炉火,把胡子都烧了,“左右惊救之。上曰:'但使王饮此药而愈,须何足惜!’”
不管是不是作戏,起码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,这个就很难得。对帝王来说,家国一体,上班是工作,下班喝酒吹牛维护好兄弟感情,照样是工作。
关心爱护的另一面,是严格管理:
'然专以衣食声色畜养娱乐之,不任以职事。群臣以成器等地逼,请循故事出刺外州。(开元二年)六月,以宋王成器兼岐州刺史,申王成义兼幽州刺史,豳王守礼兼虢州刺史,令到官但领大纲,自馀州务,皆委上佐主之。是后诸王为都护、都督、刺史者并准此。’
图片
睿宗诸子
王爷们好吃好喝就是不能管事。一开始大家都在京城,后来说李隆基三个哥哥'地逼’,古人用词很形象,就是地位逼近皇上的意思,于是京城也不能呆了,放到外地当州长,同样只挂名、不管事。
不但不管事,社交也受约束。
'上禁约诸王,不使与群臣交结。驸马都尉裴虚己与岐王范游宴,流虚己于新州(广东省新兴县),离其公主。万年尉刘庭琦、太祝张谔数与范饮酒赋诗,贬庭琦雅州(四川雅安)司户,谔山茌(山东济南市西南)丞。’
几个人就因为跟王爷一块喝个酒、吟个诗,贬官的贬官,流放的流放,连驸马爷都被逼着和公主离婚,可见这社交圈控制有多严。
这是对兄弟,后期皇子们长大了,管得更严:
'上即位,附苑城为十王宅,以居皇子,宦官押之,就夹城参起居,自是不复出阁;虽开府置官署及领藩镇,惟侍读时入授书,自余王府官属,但岁时通名起居;其藩镇官属,亦不通名。及诸孙浸多,又置百孙院。太子亦不居东宫,常在乘舆所幸之别院。’
在皇宫旁专门建个大院,皇子皇孙们集中居住,派个宦官统一管理,这个'押’字用得好,充分体现出皇子皇孙们的真实处境。
表面上,和从前一样,给皇子们设王府、配干部,其实完全是虚的,因为根本不'出阁’。'出阁’就是皇子的成年礼,办了这个仪式,就可以正式参加工作。一直不出阁,就是一直不让上班。配的那些干部,只有一个秘书(侍读)可以见面,其他人都是挂名,只在每年元旦上门报个到。有的皇子挂职地方长官,部属连报名请安也不允许。
一般皇子如此,太子也好不到哪去。独门独院的东宫不能住了,跟着老爹跑,李隆基到哪儿,就在哪儿给他找个院子住,说白了就是不能离开视线,方便监督。
李隆基搞的这些个政策,说好听点叫养老院,说不好听就是集中营。这个政策的好处,是遏制了唐朝建国以来,那种动不动就宫廷兵变的风气。解除皇室这个最大的威胁,皇上才能专心治国,从这个角度,李隆基打这套组合拳是对的、好的,也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创造了必要条件。
本篇修订版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' 一分钟神思漫游’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